总书记的信让我们也备受鼓舞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松蹊:无悔归来

来源:人民政协报 贺春兰 朱英杰

640-181.jpg





1718697065_17908.jpg

陈松蹊:全国政协委员,2021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在澳大利亚获博士学位;并先后于澳大利亚、美国、新加坡任教职。2008年回国,于北京大学执教。他在从事超高维数据统计研究的同时,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的重大需求为出发点,在数学地球物理领域作出了前沿交叉成果。


“无悔当初的选择”


人民政协报: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的回信,您是不是也一样有感触?


陈松蹊:是啊,非常感动也深受鼓舞,姚先生回国后,为我们国家急需发展的人工智能领域培养了大批人才,作出了极高的贡献。

相信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封信,也是写给我们所有从海外归国奉献于祖国的科研和教育工作者的。它是对我们已有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要进一步做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工作的鞭策,激励大家众志成城,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供坚实力量。


人民政协报:我们了解到您曾后先后在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为什么会选择回国?十几年前您选择回国时候是怎样的一番感受?


陈松蹊:民族感情已经进入血脉,自己有时都会感到惊讶,那样一份强烈的对国家对民族的感情会影响着自己在大事小情上的一切所思所行。1992年博士毕业后,我开始在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海洋实验室任统计师。1993年9月份,北京与悉尼共同竞争2000年夏季奥运会的申办权,悉尼成功了。瞬间,澳洲同事们兴奋异常,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我却伤心郁闷。我意识到,我和我的祖国那么深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可以说,这种和祖国命运同悲同喜的感觉充斥在我在国外的日常生活中。作为中国人,不论身在何处,一直心系祖国,关注祖国方方面面的发展,也希望能有机会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2008年,恰巧有这样的机会,我没有犹豫,就回到了国内。


人民政协报:如今十几年已过,您怎么看待自己曾经的选择?


陈松蹊:这是一个“完全正确”的选择!在国外,我的生活确实看起来舒适安逸,拿到终身教授的职位后,要做的事情就是培养学生、上课,做做自己感兴趣的科研,一直到退休的生活,完全可以预测。正所谓“人各有志”,能够真正参与到国家发展中才是我向往的生活。而正是这样的参与,让我觉得人生舞台很大。


人民政协报:您的理想在回国后实现了吗?


陈松蹊:实现啦。我们国家“讲求集中力量办大事”,可以开展多领域结合的“大科研”项目,攻克世界级难题,填补相关研究领域空白。从我自身所从事的统计学研究来看,可以将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应用于大气系统建模与预测、科研数据集生成、二氧化氮计算、气候变化等工作中,且可以通过对大气环境的研究,延伸解决很多国计民生问题。总之,祖国为我们搭建了广阔的舞台。我置身其中,虽然还会有各种挑战,需要忘我付出,但成就感也是巨大的。


人民政协报:基于您的实践来看,十余年来,我们国家在前沿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等工作上有哪些变化?


陈松蹊:变化很大,更确切地说,是进步很大。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十余年来,国家对人才培养、前沿科技的重视有目共睹,促使科研环境也在不断优化。以考核标准为例,当前在人才引进过程中,除了审核文章发表质量及数量外,还会逐步用国际标准来考核评价教师,具体比如,在我这里,会基于来自世界的同行的评议结果,更客观和全面地评定人才。同时,科研单位也专门设置了秘书岗位,以让年轻教师摆脱琐碎的日常事务裹挟。凡此种种,都体现出我国在科研环境创设方面的进步。


要让学生成为学科交叉的联结者、受益者


人民政协报:此次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到交叉学科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曾特别指出,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您作为“数学+”“统计+”的科学家,怎样看待我国的交叉学科建设?


陈松蹊:在我看来,思考交叉学科建设问题应基于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综合视角。特别是对于理科的交叉学科建设问题而言,因为其“交叉”大多是为了解决现实社会发展的某一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基础研究很重要,我们需要发挥好理论指导作用,但同时又不能仅依靠基础研究,闭门式地开展科研。而要促使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围绕实践中的真实情景,升华成理论性的结论,再去指导应用研究。

基础研究非常重要,但也要避免过度研究。有一些研究命题,即使不计成本地无限深究,可能也很难再有突破,甚至还会对科研生态产生负面影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内卷”,造成很多科研工作者为了写文章而去写文章的问题,往往就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真问题。

在我看来,提倡交叉学科建设,就是关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让两种研究真正地以问题为联结、为驱动,自然而然地有机结合起来以推动社会各领域高质量发展。

总之,就是基础研究也要面向应用,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凝练界定命题,开展研究,也让研究在实践中检验。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人民政协报:在前沿创新领域开展交叉学科建设问题上,您有哪些好的经验?基于您的国际视野来看,我们有哪些工作待完善?


陈松蹊:在我看来,最好的交叉学科建设一定是体现在学生培养上。直白地说,国外在这方面有些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学生们会通过基础课程及联合导师选择的方式,基于自己的科研主题开展“交叉”。既保证了学生的基础学力,又满足了提升学生综合发展需要。

我们现有的行政体制确实会比较限制交叉学科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人事制度上。首先,教师的人事编制过于僵化,教师的人事关系只能保留在一个学院,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教研学习、教授会投票等方面都无法实现“交叉”。我们要有灵活的人事制度鼓励教师跨学院任职。同时,学生的指导模式也比较单一,现在大多数学生只能有一位指导教师,难以真正开展交叉研究。需要将学生作为交叉学科的实际关联者,汇集多学科教师的研究成果、教学智慧。而且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之间也要有相互交叉的机会,以形成特殊的交叉学术生态。最后,学科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学科交叉共建过程中,各学院均会优先保障自身的学科资源建设和人才引进。非主建学科往往会被置于选择末端,难以分配到资源和人才。


(实习生臧文婧参与整理)



背景新闻

从海外归来扎根教坛20年的姚期智院士
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


据新华社消息,6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回信,对姚期智院士回国任教20年来,将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在清华大学潜心耕耘、默默奉献,表示诚挚问候。


据悉,2024年,著名计算机科学专家姚期智迎来了全职回国任教20年。姚期智曾长期任教于美国著名高校,2004年6月辞去美国的终身教职回到中国定居和工作,现任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人工智能学院院长。


20年来,姚期智为我国自主培养信息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前瞻布局、加快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近日,姚期智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回国任教20年来在培养人才、科研创新等方面的情况。


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姚期智院士,坚守初心使命,发挥自身优势,带领大家继续探索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模式,推动学科交叉与前沿创新,打造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据清华大学官方账号介绍,姚期智院士于1946年12月出生于上海。1972年获哈佛大学物理博士学位,1975年获得伊利诺伊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此后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大学等高校任教,1998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0年获得图灵奖,是首位获得该奖的华人学者。200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5年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


2004年,在“科教兴国”政策的感召和杨振宁教授回国定居并担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荣誉主任的感染下,姚期智毅然决定辞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职位,全职回到祖国,被聘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并先后担任清华信息科学技术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等,后创办交叉信息研究院、人工智能学院并亲任院长。2016年放弃美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贺春兰 朱英杰)